您所在的位置:[漳平信息网] www.zp114.net > 浏览正文
漳平有面“红军留款留言墙” 见证红军军纪严明
发布:2013-10-9 21:22:05 来自:[漳平信息网] www.zp114.net 作者:林松金、邱振深 浏览:次
福建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上埔山14号苏和民屋里有面“红军留款留言墙”,墙上留言的意思:老板你不在家,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,大洋二元,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。落款:红军。
红军留款留言墙
据了解,1929年8月,朱德率红四军进军闽中时途经此地,进入村民苏和家“荣福堂”买米,适值主人外出,红军在该民屋左侧辅厝的房间里取了26斤大米,委托苏观泗老人将买米的大洋二元钱转交给苏和,并在房间的墙上写下留言告知。
这幅“留言字”用楷体竖式书写,全文共4行,30个字。同时,“荣福堂”外墙还有“反对帝国主义”等多幅红四军宣传标语。
该留言墙于1982年公布为漳平县第一批文保单位,是红军军纪严明、秋毫无犯的历史见证。近年来,漳平市委、人大、政府大力开展历史文物保护工作,因该红军留言墙旧址历经八十余载,因其年久失修,加上长期遭受风雨侵蚀,造成部分屋顶残漏、瓦片损坏、墙体倾斜等残损状况,在当地人大代表的建议下,漳平市及时成立了“红军留言墙”文物保护修缮委员会,制订好抢修规划方案,于日前已经启动了保护修缮工程。(漳平市委通讯员 林松金、邱振深)
相关文章
赞助商推广链接
随机推荐
- 漳平有面“红军留款留言墙” 见证红军军纪严明
- 詹柏山词:沁园春•寄怀象湖中学
- 坑蒙拐骗,理当打击(金蝉脱壳体)
- 30年前新桥西埔洋头著名6.26因抓计生致死人事件
- “火烧桥”的由来
- 南洋水仙茶传说
- 漳平有了金字招牌
- 漳平宗教发展
- 民国照片:1948年4月,陈祖康在南京留影
- 漳平西门头基督教堂的来历
- 说到陈国辉,勾起了漳平人关于土匪的回忆
- 民国时期,两个新桥人先后攻打漳平县城自封漳平县长
- 略谈漳平、宁洋、华安之建县
- 漳平迎亲习俗
- 苏和其人其事
- 苏和厝“荣福堂”概况
- 清朝漳平形势概略
- 象湖镇:杨美村“苏和厝红军留款信”旧址保护修缮工程
- 《漳平革命基点村简史》出版
- “漳平青仁乌豆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